摘要:相信很多妈妈在宝宝1-3岁都会经历这种情况。“吃饭的时候孩子要求自己吃,但是撒的到处都是,于是妈妈拿起勺子打算喂宝宝,结果宝宝大哭大闹,不让别人喂”;“按电梯的时候,必须是他先按电梯,如果爸爸妈妈先按了电梯,就会要求重新做一遍电梯,并让她自己按电梯才可以”;“玩具必须放在他要求的位置,如果放在了其他位置,宝宝就会发怒哭泣”。
相信很多妈妈在宝宝1-3岁都会经历这种情况。
“吃饭的时候孩子要求自己吃,但是撒的到处都是,于是妈妈拿起勺子打算喂宝宝,结果宝宝大哭大闹,不让别人喂”;
“按电梯的时候,必须是他先按电梯,如果爸爸妈妈先按了电梯,就会要求重新做一遍电梯,并让她自己按电梯才可以”;
“玩具必须放在他要求的位置,如果放在了其他位置,宝宝就会发怒哭泣”
……
很多家长这个时候会觉得宝宝在“作”,但这其实是宝宝进入秩序敏感期的表现。
所谓秩序敏感期是指幼儿对秩序极为敏感的一个时期。
这个时期内,幼儿对秩序有非常强烈的要求,并逐步获得对对物体摆放空间或生活起居习惯顺序的适应性,即秩序感。
因此他们便会对物品的摆放位置,动作发生的顺序,事件展开的方式等有近乎苛刻的要求。当大人满足他们时,孩子就会产生一种快乐的感觉,而一旦遭遇挑战,孩子就会焦虑,不安,甚至有些孩子会表现的非常极端。
那么,面对宝宝的这一阶段,家长要如何应对呢?
妈妈:
老师,昨天我在扫地的时候扫把坏了,宝宝看到这扫把是断的,很努力的想接上,并找到寻求帮助,当我告诉宝宝扫把坏了不是拧上就能修好的时候,宝宝立马大哭,不断的说“接上接上”。
我说:你心疼扫把是么,宝宝哭的更厉害了;
我又说:明天妈妈找来胶带在接上可以么?宝宝不同意,就要现在接上;
于是我尝试用家里现有的工具安装好,但是无法实现。想去管邻居家借胶带,又考虑时间太晚,也就放弃了这个想法
宝宝应该看到了我们都在努力想“拯救”这个扫把哭声慢慢消失,情绪平静下来,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了15分钟。
老师,请问我做的对么?
老师:
首先妈妈对孩子的情绪表现出来了接纳,陪伴,安抚和支持是非常好的。同时呢,我们在我们接纳了孩子的情绪以后,也可以有一些更深入的引导。
【慢下来看见事实】
首先,遇到孩子的情绪出现,比如哭声,或者来找妈妈,我们是先观察感受孩子的需要?还是直接替孩子做决定,给出孩子来找我们的原因?
宝宝当时找妈妈,就是扫把断了,要接上吗?这是确定的需求吗?
【看见我的心态】面对孩子的情绪,妈妈的心情是怎样的?解决问题还是接纳陪伴?
宝宝哭泣的时候,妈妈的心情是怎样的?
是我无法接纳哭声?急于解决孩子的哭声?
还是陪伴孩子一起看见他的情绪的来源,以及应对情绪的处理方案?
【看见孩子真正的需求】孩子的需求到底是什么?很多时候,不是替他解决,而是看见他就可以~
孩子的感受到底是怎样的?如果妈妈不确定宝宝当下的感受,可以多多询问几次。
比如
宝宝想扫地对吗?扫把断了,你认为扫把不可以用了是吗?你很失落吗?
扫把段了,你想让它们在一起是完整的,不想分开吗?断开的话,你觉得不完美了,不开心,想要接起来是吗?
你想把扫把接起来又接不上,很有挫败感是么?很受挫吗?然后来找妈妈帮忙,觉得妈妈可以想到办法是不是?
结果妈妈说,不是拧上就能修好的,你更伤心了,是不是?
Tips:整个过程,只有慢,才可以更好的感受
4、【启发思考解决方案】那有什么办法呢?
如果有接上的办法,就启发宝宝思考如何接上。如果确实不能修好,也要协助宝宝接纳不能修好的事实。
比如:
扫把修不好了,我们没有办法使用了,可以买一个新的,这个扫把的使命完成了,它让我们的家里整洁了,我们谢谢扫把好不好,感谢对我们的陪伴。
现在它的使命结束了,我们送它去它可以的地方。因为塑料可以回收,有一天叔叔阿姨会把它变成一个更好的扫把,回到我们的生活里。
5、【孩子美善心灵的长养】
家长在此时,要看到孩子美善的心灵,同时慢下来感受孩子情绪的来源是什么,真正的需求,只有这样,我们才可以真正协助孩子,一方面调节情绪,思考问题解决方案,一方面接纳不能改变的事实,用什么心态面对。